湖南交通职院:以工匠精神夺得“国赛”一等奖

作者: 时间:2023-03-13 点击数:

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学院池漪、龚静敏、陆勇、肖珏四位老师凭借作品《典型结构专项无损检测》斩获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课程二组一等奖,创造了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该项比赛中历史性的突破。

团结协作,凝心聚力拔得头筹

从2018年开始,团队连续五年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省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经过多年教学能力比赛参赛成果的积累,五年磨一剑,终于凭借底蕴深厚的课程资源,先进深入的教学理念,画龙点睛的教学创意,取得了国赛一等奖这个职教届教学比赛最高奖项。

为备战本次比赛,池漪团队结合多年教学能力比赛参赛成果的经验,经过10个月的日夜备战,300多天的精益求精,线下泡在工地,线上联系企业导师,学最新的技术、用最新的仪器、精心准备教案,一次又一次打磨作品,演绎课堂,背诵稿件。从一间小办公室的相互磨合到硬件齐全的大型场地设施建设,从与学生相互配合到与行业专家深度交流,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到学院和系部的全方位支持,他们互帮互促,同心协力,让整个备赛过程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

在一年多的备赛过程中,在上百次的推翻和重构中,四位老师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各施所长,用工匠之心共同打造了一支优质教师团队。

敬业奉献,坚持不懈引领团队务实精进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那么我们自己先要具有工匠精神!”每当团队老师不想再修改脚本了,池漪老师总是这样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团队的每一个人。

池漪老师从教十余年,一直潜心研究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近五年来连续带队参加教学能力比赛,从2018年开始,池漪老师就凭借她突出的教学素养通过学校的层层选拔参加了湖南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课堂教学赛项,4年来获得2个省赛一等奖,1个省赛二等奖,1个省赛三等奖。2022年,池漪老师怀揣着国赛梦想,重新选课,重新组队,重新出发,备赛10个月,凭借作品《典型结构专项无损检测》获省赛一等奖,并最终实现了她多年来国赛一等奖的梦想。

池漪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比赛,她熬白了头发,劳损了颈椎,错过了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国赛备赛期间,池漪的小儿子肺炎住院,她匆匆为孩子办理完入院手续就又投身到作品的打磨中去了。家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劝说她不要再搞比赛了,她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工作,她说:“教了十几年书,就应该练就过硬的本领!十年磨一剑,拿下国一,才是对自己十几年工作最大的肯定!”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工匠精神,其负责的课程《工程力学》被直接认定为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她指导学生获省级竞赛奖8项。立项省级教研课题三项,厅级教研课题一项,厅级科研课题两项,课题经费达55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编写规划教材一本,专著一部,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其中,EI检索4篇,中文核心2篇。以其规划课题为基础申报的“路桥专业基于工学同轨、师徒同训、匠魂同铸的准工匠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获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勇于创新,精耕细作练就过硬本领

龚静敏老师是一位资深的教改践行者。2015年,获得湖南省微课大赛三等奖后,她发现《钢管拱桥施工》教学设计得不够科学,教学效果没能达到预期,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她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向着国赛不断努力,相继在2017年获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2018年获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二等奖。2022年,她继续打磨作品,创新教法,多次线上联系企业导师,学习新技术、新仪器,精心准备教案,终于在全国教学能力竞赛中荣获高职组全国一等奖。

多年来,龚静敏老师不断推行三教改革,探索“书证融通”新模式,她主编了“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桥梁BIM建模基础教程》第二版。该教材在前一版基础上,增加了运用Fuzor软件进行桥梁进度管理、施工模拟的内容;增加了市政路桥BIM“1+X”证书培训的内容,增加了2021年新发布的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规范的内容。

融入新规范,和企业联合开发,形成校企双元教材。龚静敏老师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落实校企合作,联合中国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立足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基于路桥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及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针对路桥准工匠需求,不断探索准工匠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为团队赢得国一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与时俱进,教学相长师生齐提升

陆勇老师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位男老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从教以来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研究性视角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做学生成长成材路上的引路人。

陆勇老师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在一个个校企合作项目中自我成长,并获得了一级建造师、试验检测师、监理工程师等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中把最新的规范、最前沿的工作技能传授给学生。

如何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平台?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他建设了学院路桥高水平专业群技术技能平台项目,负责建设了学院路桥工程无损检测实训基地,联合企业申报的交通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创新平台被认定为湖省职业教育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参与了《交通基础设施北斗应用监测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定,带领学生参加了我校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点新安装北斗安全监测系统对公路基础设施进行灾害预警监测等多项检测监测项目实践。

如何给学生更好的学习资源?他负责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开发了系列虚拟仿真、动画、视频等专业教学资源,丰富了课程平台,这些资源也成为团队一举夺金的利器。连续四年,他带领学生参加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学生无损检测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和团体二等奖各3项(其中1项为全国第一名);他负责路桥工程无损检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和考核站点建设,连续2年学生考试通过率100%。

精益求精,不断打磨提高教学质量

“细节决定成败”“不能有任何一个短板”“不能有侥幸心理”“要确保万无一失”,这是肖珏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参赛四年,从省一到国一,从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到视频拍摄、文本修改、资源完善、汇报演示,她都严把每个细节。

肖珏老师秉持工匠精神,成功参与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门,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一门,参编了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一部,发表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研究》一书,主持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她务实笃行,将来源于日常教学的情境提炼融入到大赛中,再将参赛收获运用于日常教学,回归课堂,回归学生。她常常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下企业学习锻炼,了解施工一线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使课堂教学更加贴合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需求,实现零距离上岗。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她跟随导师一起完成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反哺教学,同时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与本科学生同台竞技,创新设计理念,获得省赛二等奖,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获得“教学优秀”“嘉奖”等奖励。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未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更多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高的“三高”教师教学团队,全面提升教师“职业性、专业性、示范性”素质,加强“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版权所有© 2021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ICP备案号湘ICP备05006075号    湘教QS3-200505-000276